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文学院 欢迎您访问江苏大学语言文化中心 | English
语言文化中心
Language and Culture Center
 
首页
新闻中心
 
通知公告 >
中心新闻 >
中心新闻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中心新闻 > 正文
体验制作“太平泥叫叫”,镇江非遗绽放别样光彩
发布日期:2023-07-21   浏览次数:


7月21日上午,2023“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江苏镇江营全体营员前往西津渡,了解“太平泥叫叫”相关文化知识并在指导下体验制作。

镇江华山太平泥叫叫是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太平泥叫叫,源于南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当吹它时,会发出清越的响声。传说小孩子吹了泥叫叫,就会吹去晦气。它的声响,已穿越了千年,一直保佑着吹响它的孩子平平安安,健康成长。




          营员们欣赏太平泥叫叫作品    


  在体验馆展览区,非遗传承人周宝康带领营员们欣赏了一些经典太平泥叫叫作品。




           了解太平泥叫叫传说故事    


  营员们进入体验区后,传承人唐颍向营员们讲解了太平泥叫叫的传说故事。传说泥叫叫最初是为纪念随大禹前来镇江治水的张渤将军而制作,村民以泥叫叫的响声招张将军之魂以求平安。从这个故事中营员们了解到了“太平泥叫叫”名字的由来。




               学习制作工具和用法    


  接着唐老师展示了泥叫叫的几个基本造型“鱼化龙”“荷包”“双龙戏珠”并解释了它们各自的寓意。在介绍结束后唐老师对刚刚讲解的内容进行了提问。营员们积极回答,赢得了老师准备的泥叫叫小奖品。有趣的问答环节大大提高了营员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制作泥叫叫    


  在唐老师将基本制作工具及其用法讲解完毕后,营员们在唐老师指导下正式开始制作自己的太平泥叫叫作品。有些营员选择几人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作品,也有营员选择自己设计制作。




             营员们合作完成作品    


  德国营的金正宇制作了好几个不同造型的太平泥叫叫和挂件,他表示“在问大学毕业后还要来好好学习怎么制作”。金莹还在泥塑挂件上用篆书刻写了自己的名字。营员们互相帮助,在欢声笑语中完成了一份份独一无二的作品。




                营员展示作品    


  太平泥叫叫承载了美好的祝福,希望这份祝福能够随着泥叫叫那穿越千年的声响一直陪伴着营员们,给营员们带去健康和平安。


编辑:孙沈楠

图片:孙沈楠、朱琪敏

版权所有 © 2016 江苏大学语言文化中心 Copyright © 2014-2020 lcc.uj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学府路301号 邮编:212013 联系电话:86-0511-88790178
邮箱:lccenter@uj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