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保护与端午非遗传承的中外青春碰撞
4月24日,由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中国端午非遗传承与知识产权保护”活动在江苏大学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作为江苏大学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活动之一,由江苏大学语言文化中心和知识产权学院共同主办,旨在通过对中国端午非遗传统知识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增强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中外学生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活动伊始,语言文化中心的老师详细介绍了中国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样的民俗活动。从包粽子、做香囊,到赛龙舟等习俗,同学们了解到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独特的技艺传承以及在当今社会面临的诸多挑战。非遗传统知识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需要通过创新融入现代生活,而知识产权制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鼓励青年学生参与到非遗的创新发展中来。

最后,语言文化中心和知识产权学院的老师带领中外学生动手制作趣味十足的端午香囊和艾草养生锤。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亲身体验了端午文化的魅力,也进一步加深了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解,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推动这些凝聚着智慧与心血的传统文化焕发生机。